成語(Idiom):杳不可聞
發音(Pronunciation):yǎo bù kě wé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消息傳播范圍極小或無法傳達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杳,遠離;不,不;可,能夠;聞,聽到。表示消息或聲音遠離,無法聽到或傳達到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通常用于形容消息或聲音無法傳達到某個地方,或者形容某個地方非常偏遠,消息傳播范圍很小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記載了一個故事。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,他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戰爭中,曾經設下一個計策,讓劉邦的母親聽到了他的聲音。劉邦的母親非常擔心劉邦的安危,于是派人去找劉邦,但是卻沒有找到。項羽聽說后,就對自己的軍隊說:“我在這里喊得再大聲,劉邦的母親也杳不可聞。”從此,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杳不可聞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個小村莊離城市很遠,消息在這里杳不可聞。
2. 這個秘密經過嚴密保密,外界對此杳不可聞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與“遠離”的意思聯系起來記憶。杳不可聞形容消息遠離,無法聽到或傳達到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,例如“無影無蹤”、“無處安放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7-12歲):這個小動物的叫聲在森林中杳不可聞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他的聲音在大風中杳不可聞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那個地方離城市很遠,消息在那里杳不可聞。
4. 大學生(19-22歲):這個公司的內部消息對外界來說是杳不可聞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