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著
基本解釋
◎ 無著 wúzhāo
[without assured source] 沒有落腳依靠之處
無著入手
詳細解釋
見“ 無著 ”。
(1).亦作“ 無著 ”。無所依托;沒有著落。 前蜀 韋莊 《出關》詩:“危時秖合身無著,白日那堪事有涯。”《宋史·蘇軾傳》:“讀其文,浩然無當而不可窮;觀其貌,超然無著而不可挹。” 明 唐順之 《答陳澄江僉事村居韻》之四:“出處兩無著,空慚大隱名。”
(2).佛教語。無所羈絆;無所執著。《藝文類聚》卷七七引 南朝 梁元帝 《梁安寺剎下銘》:“有識之所虔仰,無著之所招提。” 唐 鄭谷 《蔡處士》詩:“無著復無求,平生不解愁。”
成語(Idiom):無著
發音(Pronunciation):wú zhuó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沒有著落,沒有固定的位置或住所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無著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,表示沒有固定的位置、住所或著落。它可以用來形容人沒有固定的居住地,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沒有確定的位置或狀態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無著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無家可歸的人,或者表示某個事物沒有固定的位置。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沒有明確的目標或方向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無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莊子·逍遙游》一文中。在這篇文章中,莊子講述了一個關于蝴蝶的故事。蝴蝶因為沒有固定的位置而自由自在地飛翔,而人們卻因為有著固定的位置而束縛在一處。因此,無著這個成語就從蝴蝶的自由飛翔中引申出來,表示沒有固定的位置或著落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無著的結構是“無+著”,其中“無”表示沒有,著”表示固定的位置或狀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一直過著無著的生活,從來沒有固定的住所。
2. 這個問題一直無著,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無著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空中飛翔,沒有固定的位置或著落點,就像蝴蝶一樣自由自在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或詞語來擴展對無著的理解,比如“無根”、“無家可歸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小學生:小明的家被拆了,他變成了一個無著的孩子。
初中生:這個城市有很多流浪漢,他們都是無著的人。
高中生:大學畢業后,我可能會過一段時間的無著生活,直到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