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方
基本解釋
謂歸向仁義之道。鄉,通“ 向 ”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樂行而民鄉方,可以觀德矣?!?鄭玄 注:“方,猶道也?!?孔穎達 疏:“而民歸鄉仁義之道也?!薄?a href="/r_ci_6dbde47615caac29cd51231b075a955c/" target="_blank">淮南子·泰族訓》:“人之性有仁義之資,非圣人為之法度而教導之,則不可使鄉方?!?/p>
成語(Idiom):鄉方
發音(Pronunciation):xiāng fā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在鄉間或鄉村中的方略、政策、辦法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鄉方是由“鄉”和“方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。鄉指的是鄉村,方指的是方略、政策、辦法。鄉方指在鄉間或鄉村中的方略、政策、辦法。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在鄉村中采取的一些行動、政策或策略,以解決問題或達到某種目的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鄉方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使用。它可以用來描述在農村地區采取的一些行動,比如鄉村發展規劃、農村產業政策等。同時,它也可以用來形容在鄉村中采取的一些策略,比如解決農村問題、推動鄉村振興等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鄉方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中。李斯是秦朝的重要官員,他在擔任秦始皇的宰相期間,為了加強對鄉村的控制和管理,制定了一系列鄉村政策和措施,被后人稱為“鄉方”。這個成語后來逐漸被廣泛應用,成為描述在鄉村中采取的方略、政策、辦法的代名詞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Subject + 鄉方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為了發展鄉村旅游,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鄉方,以吸引更多游客。
2. 村民們積極響應鄉方,參與到農村產業發展中來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鄉方與鄉村發展聯系起來,形成記憶聯結??梢韵胂筻l方就像是鄉村的方向盤,可以引領鄉村發展的方向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鄉方相關的農村政策、鄉村振興等內容,了解鄉村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6-12歲):我爺爺是村里的村長,他經常制定一些鄉方,讓我們村的環境變得更好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鄉村振興是國家的重要戰略,我們要學習鄉方,為家鄉的發展出一份力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鄉方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,我們作為未來的農村建設者,也要積極參與鄉村發展的規劃和實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