穣田
成語(Idiom):穣田(róng tián)
發音(Pronunciation):róng tiá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豐收的田地,也比喻富饒、富裕的地方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穣田一詞源自《尚書·周書·周官》:“乃告于帝曰:‘穣田蕃息,宜萬有一年之功。” 穣田原指豐收的田地,形容莊稼長勢旺盛,收獲豐厚。后來,穣田也被用來比喻富饒、富裕的地方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穣田常用于形容某個地方或環境非常富饒,物產豐富,人民生活富裕。例如,可以用于描述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或農田的豐收情況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穣田一詞最早出現在《尚書·周書·周官》中,是古代周朝君主的一篇奏章。奏章中提到了穣田蕃息,表達了希望國家能夠豐收的愿望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穣田是一個形容詞短語,由形容詞“穣”和名詞“田”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個地方是個穣田,物產豐富,人民生活富裕。
2. 這片穣田的出產,可以滿足整個地區的糧食需求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田地里莊稼茁壯成長,收獲豐收的場景,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歷史和相關的農耕文化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這個地方是個穣田,莊稼長得又高又壯。
2. 初中生: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很快,已經成為了一個穣田。
3. 高中生:這個國家的農田豐收,人民生活富裕,真是個穣田。
4. 大學生:這個地區的物產豐富,被人們稱為是一個穣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