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封
成語(Idiom):部封(bù fēng)
發音(Pronunciation):bù fē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官職高而待遇低,或者人才被埋沒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部封來源于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”孔子說,“不見好德的人,好色是最好的。”公冶長說:“有道之士,不可同于人,而部封如云。”公冶長認為,有道之士不應該被人們所理解和評價,而應該像云一樣自由自在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官職高卻待遇低的情況,或者形容人才被埋沒的情況。可以用在討論官員待遇不合理的場合,或者指責社會對人才的浪費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這個成語的故事源自孔子與公冶長的對話。公冶長是孔子的學生之一,他在這個對話中表達了對有道之士被埋沒的憂慮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部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,沒有特殊的結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能力和貢獻遠遠超過了他的職位,可惜一直部封在這個低級別的職位上。
2. 這位年輕的科學家因為年齡的限制,一直部封在低級的研究助理職位上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部封”聯想成一個高官坐在低矮的椅子上,待遇不合理,或者將人才埋沒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,如“高官厚祿”、“人才輩出”等,以豐富對中國文化和語言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8歲):爸爸說我成績很好,可是老師卻一直讓我當班長,我覺得自己被部封了。
2. 初中生(14歲):我班上有一個同學很聰明,但是老師卻從來不表揚他,我覺得他被部封了。
3. 高中生(17歲):有些老師只看重成績,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能力,他們把很多有潛力的學生部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