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詞語解釋
yǐ zhòng bào guǎ ㄧˇ ㄓㄨㄙˋ ㄅㄠˋ ㄍㄨㄚˇ以眾暴寡(以衆暴寡)
以人多勢眾的一幫去欺凌、迫害人少勢弱的一方。《商君書·畫策》:“ 神農 既沒,以強勝弱,以眾暴寡。”《韓詩外傳》卷六:“若夫以長掩短,以眾暴寡,凌轢無罪之民,而成威於閭巷之間者,是士之甚毒而君子之所致惡也,眾之所誅鋤也。” 章炳麟 《<無政府主義>序》:“山林獨善,不能制羣體之曼延,橧巢見并,松櫟為摧,以眾暴寡,又可覩矣!”
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:以眾暴寡
成語(Idiom):以眾暴寡
發音(Pronunciation):yǐ zhòng bào fá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少數人或弱者以眾多人或強者無法抵抗的力量來對抗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以眾暴寡是一個反映力量對比的成語,強調少數人或弱者通過集體行動來對抗人數眾多或力量強大的對手。這個成語中的“以眾”表示通過眾多的人或力量來進行對抗,“暴寡”則表示對方的人數少或力量弱。該成語強調了眾人團結一致可以戰勝強敵的道理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通常用于形容弱小的一方通過團結和智慧,以正義的力量來戰勝強大的對手。可以用來形容社會上的正義斗爭、弱勢群體的抵抗、個人面對困境時的勇敢等情境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《左傳·昭公三十年》中的一則故事。公元前525年,魯國昭公派遣公子無忌去晉國,晉國派出大夫趙盾擔任宴會的主持人。趙盾利用職務之便,對公子無忌進行了侮辱和虐待。公子無忌忍無可忍,聯合了晉國中的一些有識之士,一起對趙盾進行了報復。盡管趙盾勢力強大,但公子無忌和他的伙伴們通過團結和智慧,最終成功地以眾暴寡,戰勝了趙盾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以眾暴寡是一個四字成語,由“以”、“眾”、“暴”、“寡”四個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在這個故事中,小動物們以眾暴寡,成功地保護了自己的家園。
2. 雖然他們人數不多,但是通過團結一致,以眾暴寡,他們成功地擊敗了強大的對手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小兔子帶領著一群小動物,勇敢地對抗一只巨大的惡龍。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住以眾暴寡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其他與力量對比和團結抵抗相關的成語,例如“孤掌難鳴”、“眾志成城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們班上的同學們以眾暴寡,一起制止了欺負我們的同學。
2. 初中生:在這個故事中,小貓以眾暴寡,成功地保護了自己的家。
3. 高中生:盡管他們人數不多,但是通過團結一致,以眾暴寡,他們成功地擊敗了強大的對手。
4. 大學生:這個電影講述了一個小人物通過以眾暴寡的努力,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