冕旒
成語(Idiom):冕旒
發音(Pronunciation):miǎn liú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帝王的冠冕,也用來比喻權力和尊貴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冕,古代帝王所戴的冠冕;旒,古代帝王所佩的飾物。冕旒由于是帝王所戴佩的,因此象征著尊貴和權力。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官位高顯、地位尊貴的人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地位非常高,權力非常大,也可用于形容某個集體或組織的地位崇高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中有這樣一句話:“項羽又使人迎秦王,秦王曰:‘我何如人?’對曰:‘冕旒而至,此所以為貴也。’”這句話是項羽對秦王的回答,意思是說即使秦王失去了國家和權力,但只要有冕旒在手,就可以重振雄風。從此,冕旒成為了形容權力和尊貴的象征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名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擔任了這個職位,終于戴上了冕旒。
2. 這個團隊的領導地位非常高,可以說是冕旒之上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冕旒想象成一個帝王戴在頭上的冠冕和飾物,這樣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其他與權力和尊貴相關的成語,如“金玉滿堂”、“龍馬精神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7-12歲):老師是我們學校的冕旒,大家都要尊重她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他在班級里的地位非常高,可以說是冕旒之上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這位校長在教育界的地位非常尊貴,是真正的冕旒人物。
4. 大學生(19-22歲):她成為了公司的總經理,終于戴上了冕旒,為之前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回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