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蕊
基本解釋
亦作“ 石蘂 ”。地衣類植物。產于山地,可代茶。 晉 王隱 《晉書·地道記·汲郡》:“ 庾袞 入 林慮山 ,食木實,餌石蕊,得長年也。”《晉書·孝友傳·庾袞》作“石蘂”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十·石蕊》:“其狀如花蕊,其味如茶,故名。”
英文翻譯
1.lacmus; lichen blue; {涂} litmus; tournesol
成語(Idiom):石蕊(shí ruǐ)
發音(Pronunciation):shí ruǐ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事物的根本、基礎或精華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石蕊一詞由“石”和“蕊”組成。“石”表示堅固、穩定,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礎;“蕊”表示花的核心部分,比喻事物的精華或最重要的部分。因此,“石蕊”一詞形象地表達了事物的根本、基礎或精華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核心或關鍵部分,也可用于表達事物的根本或基礎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成語“石蕊”最早出現在《荀子·勸學》一書中。荀子是戰國時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,他在《勸學》一文中寫道:“鑿壁偷光,非吾所謂道也;摸石破玉,非吾所謂力也。”其中的“摸石破玉”一詞即為“石蕊”的來源。這個比喻意味著要想得到玉中的精華,必須找到玉的核心部分,而不是去打破玉。這個故事告訴人們,只有抓住事物的根本或精華,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們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名詞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本書是他多年研究的石蕊,值得一讀。
2. 這個理論的石蕊是對人性的深刻洞察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石蕊”想象成一塊堅固的石頭上面長出一朵美麗的花蕊,表示事物的根本和精華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、書籍或參加相關的講座來深入了解“石蕊”的應用和含義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這本書的石蕊是作者的用心,我要好好讀。
2. 初中生:這個數學題的石蕊是理解題目的意思,解題就容易了。
3. 高中生:這個實驗的石蕊是掌握科學原理,只有這樣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。
4. 大學生:這個項目的石蕊是市場需求和用戶體驗,只有滿足這兩個方面,才能成功推廣。
5. 成人:這個公司的石蕊是高效的管理和優質的產品,只有做到這兩點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