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晝
基本解釋
猶言大白天。《晏子春秋·雜上十一》:“ 景公 正晝被髮,乘六馬,御婦人以出正閨。”《史記·奄策列傳》:“正晝無見,風雨晦冥。” 唐 韓愈 《猛虎行》:“正晝當谷眠,眼有百步威。” 元 王禎 《農書》卷十六:“蠶時晝夜之間,大概亦分四時。朝暮類春秋,正晝如夏,夜深如冬。”
成語(Idiom):正晝
發音(Pronunciation):zhèng zhòu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正午時分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正晝是一個描述時間的成語,表示太陽正中天,即正午時分。它用來形容時間非常準確,沒有任何誤差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正晝常用于形容時間非常準確、精確,沒有任何誤差的情況。可以用于描述人的工作態度、行動迅速、準時到達等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正晝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孟子·告子上》一書中。據說,孟子曾經有一次與弟子們一起旅行,途中他們遇到了一個人,這個人問孟子:“您認為現在是幾點鐘?”孟子看了看太陽的位置,回答說:“正晝。”這個故事傳承下來,正晝就成為了形容時間準確的成語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正晝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,第一個字“正”表示準確的意思,第二個字“晝”表示白天或中午的意思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每天都準時到達辦公室,工作時間非常正晝。
2. 這個項目的進度非常緊迫,我們必須保證每個任務都能在正晝完成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正晝”與太陽的位置聯系起來進行記憶。想象太陽在正午時分位于天空中心,表示時間非常準確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與時間相關的成語,如“旭日東升”、“夜以繼日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夏天的時候,太陽在正晝的時候最熱。
2. 初中生:我們每天上學都要按時到校,不能遲到,要保證時間正晝。
3. 高中生:考試的時候,我會把時間控制得非常準確,每個題目都能在正晝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