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蹋
成語(Idiom):拖蹋(tuō tà)
發音(Pronunciation):tuō tà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隨意摧殘、糟蹋或浪費某物,也可用來形容對人的欺壓和虐待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拖蹋是一個動詞短語,由“拖”和“蹋”兩個漢字組成。拖指的是拖延、拖拉,蹋指的是踐踏、糟蹋。拖蹋的意思是隨意摧殘、糟蹋或浪費某物,也可用來形容對人的欺壓和虐待。這個成語強調對事物或人的不尊重和不重視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拖蹋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些人對事物的不珍惜、不愛惜,或者對他人的不尊重和虐待。例如,一個人對待他的工作不負責任,經常拖延工作進度,就可以說他在拖蹋工作;又如,一個人對待他的朋友不尊重,經常說風涼話或者惡意傷害他人,就可以說他在拖蹋友情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拖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晉書·王衍傳》中,原文是“拖蹋群物,以自奉”。這個故事講的是王衍在任職時,他的下屬很多,但他對下屬的物品并不珍惜,隨意摧殘和浪費。這個故事告訴人們,一個領導者或者一個人,如果對待他的下屬或者他人沒有尊重和關心,那么他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關心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拖蹋由兩個漢字組成,結構簡單明了,容易理解和記憶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經常拖蹋自己的天賦,從不努力學習。
2. 這個公司的領導經常拖蹋員工的勞動成果,導致員工士氣低下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與“拖腿”這個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“拖蹋”。拖腿是指用腳趾拖地,行走時故意拖延速度。拖蹋和拖腿的發音相似,而且它們都有拖延的意思,所以可以通過聯想來幫助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通過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,如“浪費”、“糟蹋”等來擴展對拖蹋的理解。同時,也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、文章或者觀看相關的視頻來更深入地了解拖蹋的意義和用法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總是拖蹋自己的玩具,不小心弄壞了好多。
2. 初中生:他在考試前一天才開始復習,簡直是在拖蹋自己的未來。
3. 高中生:他對待感情很隨意,總是拖蹋別人的感情。
4. 大學生:他在大學期間浪費了很多時間,沒有好好利用學習資源,真是在拖蹋自己的大學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