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惡
基本解釋
各種邪惡。《呂氏春秋·達郁》:“國鬱處久,則百惡并起,而萬災叢至矣。”《史記·外戚世家》:“丈夫當時富貴,百惡滅除,光耀榮華,貧賤之時何足累之哉!” 晉 傅玄 《豫章行苦相篇》:“心乖甚水火,百惡集其身。”
成語(Idiom):百惡
發音(Pronunciation):bǎi è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罪惡多端,惡行累累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百惡是由“百”和“惡”組成的成語,意為“百種惡行”。它形容一個人所做的壞事非常多,罪惡累累,道德敗壞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百惡是一個貶義詞,一般用來形容那些行為惡劣、罪惡多端的人。可以用于描述犯罪分子、惡人、壞人等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百惡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莊子·秋水》一篇中。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做了很多壞事,被人問及他的惡行時,他卻說:“我沒有做過百惡。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有些人在做了許多壞事后,仍然不承認自己的罪惡行為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百惡由兩個字組成,分別是“百”和“惡”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個罪犯百惡不赦,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。
2. 他做了百惡之事,卻一直逍遙法外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百惡”與“壞事累累”這個意思聯系起來,形成記憶聯想。可以用圖像或者關鍵詞來記憶,比如想象一個人做了許多壞事,背負著百個罪惡的包袱,這樣可以幫助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你還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,比如“百善”、“百煉成鋼”等,來擴展你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做了百惡之事,被老師批評了。
2. 初中生:這個壞人百惡不赦,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3. 高中生:我們應該警惕那些百惡之徒,保護社會的安寧。
4. 大學生:他的百惡行徑讓他失去了朋友和家人的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