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空
基本解釋
猶舉白。謂飲酒盡,以空杯示人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斷訟》:“茍崇聚酒徒無行之人,傳空引滿,啁啾駡詈,晝夜鄂鄂,慢游是好。” 汪繼培 箋:“‘傳空’猶‘舉白’也。”
成語(Idiom):傳空
發音(Pronunciation):chuán kō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傳遞虛空、傳播空談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傳空是指傳遞虛無的言辭或傳播空洞的理論,沒有實際的內容或實質性的意義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批評或諷刺那些只會說空話、空洞無物的人,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沒有實際行動的計劃或想法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傳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小說《警世通言》中,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廟里遇到一個假和尚,這個假和尚只會說空洞的話,沒有實際行動。后來,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,用來形容那些只會說空話的人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傳空是一個動賓短語,由動詞“傳”和名詞“空”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個政治家一直在傳空,卻沒有實際行動。
2. 他的計劃只是傳空,沒有任何可行性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傳空”想象成一個人手中拿著一個空的傳聲筒,表示他只會傳遞空洞的話語,沒有實質內容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,比如“空談”,“空洞”,“空言”,來進一步豐富對“傳空”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小學生:他們班上有個同學總是傳空,什么都不做。
初中生:政治家在競選時常常傳空,但實際上并沒有解決問題。
高中生:這個公司的領導只會傳空,沒有實際的行動計劃。
大學生:他的演講只是傳空,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的解決方案。
成人:我們需要的不是空洞的承諾,而是實際的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