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草書
基本解釋
即龍爪書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廣知》:“百體中有懸針書……龍草書、狼書、犬書、雞書。”參見“ 龍爪書 ”。
成語(Idiom):龍草書
發音(Pronunciation):lóng cǎo shū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寫得非常好的書法或字跡,形容書法極其優美、工整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龍草書中的“龍”指龍飛鳳舞,形容書法筆畫飄逸靈動,如龍舞動一般;“草”指草書,是一種行書字體,筆畫連綿,形狀奔放。因此,龍草書形容的是書法極其優美、工整,字跡流暢飄逸的境界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龍草書常用來形容書法或字跡優美、工整的情況。可以用于贊美他人的書法作品,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的書法水平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龍草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漢代。漢代時期,書法家張芝曾經在一塊石頭上書寫了一篇《龍草書》。這篇書法作品以其流暢飄逸、筆畫奔放的特點,被后人稱為“龍草書”,并成為了形容書法優美的成語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,沒有固定的詞序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字寫得真是龍草書,一看就是書法家。
2. 這幅書法作品的字跡流暢飄逸,真是一幅龍草書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聯想“龍”字的形狀,想象一條龍在紙上飛舞,然后再聯想“草”字的形狀,想象一片茂密的草叢。將這兩個形象結合在一起,就可以記住“龍草書”這個成語了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如果對書法感興趣,可以深入學習中國的書法藝術,了解不同字體的特點和歷史背景。可以通過練習書法來提高自己的字寫功底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的字寫得真漂亮,簡直就是一幅龍草書。
2. 初中生:我一直想學好書法,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寫出一篇龍草書。
3. 高中生:這位書法家的作品真是令人驚嘆,每一幅都是一幅龍草書。
4. 大學生:在書法比賽中,他的作品以其龍草書般的字跡獲得了一等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