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郎鼓
基本解釋
亦作“ 不瑯鼓 ”。貨郎所拿的有柄小鼓,兩側(cè)以繩系墜,搖動時“不郎”作響,故名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四春園》第三折:“自家是個貨郎兒,來到這街市上,我搖動不郎鼓兒,看有甚么人來?!?元 無名氏 《漁樵記》第三折:“這里是 劉二公 家門首,搖動這不瑯鼓兒。”
成語(Idiom):不郎鼓 (bù láng gǔ)
發(fā)音(Pronunciation):bù láng gǔ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人的能力或才華低下,不值得稱贊或依靠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成語“不郎鼓”中的“不郎”是指不稱贊,不認可的意思,“鼓”是指鼓勵。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能力不足以值得稱贊或依靠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能不高或能力不足以令人信賴的情況。通常用于貶義,表示對某人的不滿或不贊同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據(jù)說唐朝時期,有一位名叫郎鼓的人,他的鼓技非常出色,備受贊譽。后來,有一天他突然失去了鼓技,再也不能鼓起來。由于他的才能喪失,他的名聲也就蕩然無存。這個成語就是根據(jù)這個故事而來的。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語 + 不郎鼓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成績一直不好,真是一個不郎鼓的學生。
2. 這個演員的演技實在不怎么樣,完全是一個不郎鼓的表演者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不郎鼓”與一個人失去了鼓技的形象聯(lián)系起來,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與成語相關(guān)的故事,可以幫助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記憶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小學生:我昨天考試不及格了,老師說我是一個不郎鼓的學生。
初中生:他的籃球技術(shù)太差了,完全是一個不郎鼓的球員。
高中生:這個演員的演技真的很糟糕,完全是一個不郎鼓的表演者。
大學生:他的論文寫得很差,根本不值得稱贊,是一個不郎鼓的學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