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(Idiom):汪洋自恣(wāng yáng zì cī)
發音(Pronunciation):wāng yáng zì cī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人放縱自己,不加約束,不加節制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汪洋,指大海波濤洶涌,無邊無際;自恣,指放縱自己,不加約束。汪洋自恣比喻人不加節制地放縱自己,不受任何限制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人不受約束,任性放縱的行為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戰國策·齊策六》記載了一個故事。齊國的公子齊簡公因為貪圖享樂,放縱自己,不加約束,導致國家衰落。后來,齊簡公的弟弟齊威王繼位,采取了嚴厲的法律措施,整頓國家秩序,使國家恢復了往日的繁榮。汪洋自恣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來的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汪洋自恣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對自己的生活毫不節制,真是汪洋自恣。
2. 這個小孩從小就被寵壞了,一直汪洋自恣地生活著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汪洋大海邊,任由海浪沖擊,完全放縱自己,不加約束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,如“縱橫馳騁”、“放任自流”等,來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應用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幼兒園:小明今天在游樂場上汪洋自恣地玩耍,不聽老師的話。
2. 小學生:小紅考試前沒有好好復習,結果考得很差,真是汪洋自恣。
3. 初中生:小杰總是逃課,不按時完成作業,完全汪洋自恣。
4. 高中生:這個學生在大學入學考試前完全汪洋自恣,不好好準備,結果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