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烏
基本解釋
(1).形容身體中穴位受針后氣至之象。《素問·寶命全形論》:“見其烏烏,見其稷稷,從見其飛,不知其誰。” 王冰 注:“烏烏,嘆其氣至;稷稷,嘆其已應(yīng)。”
(2).歌呼聲。《漢書·楊惲傳》:“酒后耳熱,仰天拊缶,而呼烏烏。”《文選·楊惲<報孫會宗書>》作“嗚嗚”。《北史·蕭大圜傳》:“披良書,採至賾,歌纂纂,唱烏烏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大廳后堂南窗負(fù)暄》詩:“端如擁褐茅檐下,祗欠烏烏擊缶歌。” 清 趙翼 《題甘雨應(yīng)期圖》詩:“從此村甿企腳眠,準(zhǔn)備烏烏歌擊缶。”
成語(Idiom):烏烏
發(fā)音(Pronunciation):wū wū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聲音低沉、深厚。
詳細(xì)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烏烏是一個擬聲詞,模仿低沉、深厚的聲音。用來形容聲音或音樂的低沉而有力的表現(xiàn)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烏烏一詞常用于描述低音樂器的聲音,如低音提琴、低音號等。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聲音低沉有力,如烏烏的嗓音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烏烏一詞源自于古代民間音樂,烏烏聲是一種低沉、深厚的音樂表現(xiàn)形式。在古代樂器演奏中,低音樂器常常發(fā)出烏烏聲,因此形成了烏烏這個詞語。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烏烏是一個雙音節(jié)的擬聲詞,沒有固定的結(jié)構(gòu)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聲音烏烏的,讓人感到很有磁性。
2. 低音提琴的演奏發(fā)出了烏烏的聲音,給整個樂曲增添了厚重的色彩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(lián)想烏鴉的叫聲來記憶烏烏這個詞語。烏鴉的叫聲通常是低沉而有力的,與烏烏的含義相符。
延伸學(xué)習(xí)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(jìn)一步學(xué)習(xí)其他形容聲音的擬聲詞,如嘎嘎、喵喵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(xué)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(xué)生:烏烏的聲音像是大象在遠(yuǎn)處吼叫。
2. 初中生:他的說話聲音烏烏的,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。
3. 高中生:低音提琴的演奏發(fā)出了烏烏的音色,讓整個樂隊的音樂更加豐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