憨頑
成語(Idiom):憨頑
發音(Pronunciation):hān wá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人或動物愚笨、頑固、不靈活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憨頑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,憨指愚笨、傻乎乎的樣子,頑指固執、不易改變的性格。憨頑形容一個人或動物的智力低下、思維遲緩、不易接受新事物或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憨頑多用于形容人或動物的固執、愚笨的行為。可以用來形容小孩子不聽勸告、不服從教育,或者形容某個人對于新事物或新觀念的抵觸和不接受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莊子·外篇·德充符》中記載了一個故事,故事中有一只狐貍,它總是固執地認為自己的方法是正確的,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意見。后來,這只狐貍被人們稱為“憨頑的狐貍”,成為了憨頑這個成語的來源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憨頑是一個形容詞+形容詞的結構,表示一個人或動物的固執和愚笨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只狗真憨頑,一點也不聽話。
2. 小明雖然聰明,但有時也會表現出憨頑的一面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憨頑與一個愚笨、固執的動物聯系起來,比如狐貍,來幫助記憶。想象一個憨頑的狐貍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方法,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意見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其他與憨頑相關的成語,比如憨態可掬、頑固不化等,來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小明真憨頑,老師說了多少遍也不聽。
2. 初中生:他雖然聰明,但有時也會表現出憨頑的一面,不肯接受別人的幫助。
3. 高中生:這個學生太憨頑了,對于新的學習方法完全不感興趣。
4. 大學生:有時候人們固執得像憨頑一樣,不愿意嘗試新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