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急
基本解釋
(1).不切需要。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:“ 吳起 為 楚悼 罷無能,廢無用,損不急之官,塞私門之請,壹 楚國 之俗?!薄?a href="/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/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昭帝紀》:“日者省用,罷不急官?!?顏師古 注:“非要職者?!?br>(2).不急速。 郭沫若 《創造十年續篇》二:“矮小而瘦削的他,在演講時總是把眼睛閉著的,讓他那頗有澀味的聲音不急不徐地流出?!?/p>
成語(Idiom):不急
發音(Pronunciation):bù jí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不著急,不急躁,不急于做某事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表示不急于做某事,不急于求成,不急于采取行動。強調穩定、沉著和冷靜的態度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用于勸告別人不要著急,不要急于求成,不要急于采取行動,要有耐心和冷靜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關于“不急”的具體故事起源尚不清楚,但這個成語的含義與中國古代的智慧故事和哲學思想有關。在古代,人們常常強調穩定、沉著和冷靜的態度,認為急于求成往往會導致錯誤和不良后果。因此,成語“不急”傳遞了這種智慧和冷靜的態度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形容詞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事情已經發生了,現在急也沒用,不急于處理,先冷靜下來再說。
2. 雖然時間緊迫,但我們不急于做決定,要先充分考慮各種因素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。想象自己處于一個緊急情況下,但你卻保持著冷靜和穩定的態度,不急于采取行動,而是先冷靜思考后再行動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“不急”相關的成語,如“不慌不忙”、“不疾不徐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考試雖然要緊,但我知道不急于做題,要先讀題再答題。
2. 初中生:雖然期末考試即將到來,但我不急于背書,要先理解知識點再記憶。
3. 高中生:大學錄取通知書還沒有到手,但我知道不急于選擇專業,要先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優勢。
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“不急”這個成語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,請隨時提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