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臠
基本解釋
(1).一塊切成方形的肉?!?a href="/r_ci_847fe2bf7887c9d0a0be8ba8f6e21d9f/" target="_blank">莊子·至樂》:“奏九韶以為樂,具太牢以為膳。鳥乃眩視憂悲,不敢食一臠?!薄?a href="/r_ci_6dbde47615caac29cd51231b075a955c/" target="_blank">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。” 宋 秦觀 《與參寥大師簡》:“ 黃 詩未有力盡飜去,且録數篇,嘗一臠足知一鼎味也?!?br>(2).用作數量詞。一塊。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?!?/p>
成語(Idiom):一臠
發音(Pronunciation):yī luá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事物的核心或精華部分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一臠是一個形容詞,用來形容事物的核心或精華部分。它源自于古代醫學理論,認為人體的臟腑分布在身體的不同部位,而臟腑中最重要的部分被稱為“臟腑之臟”。因此,一臠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中最重要、最關鍵的部分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一臠常常用來形容人物、文章或事物的核心或精華部分。它可以用來表達對某個人的贊美,表示這個人非常出色或非常重要。此外,一臠也可以用來形容文章或事物的主要內容或重點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關于一臠的具體故事起源尚不清楚,但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作品中。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,一臠經常被用來形容人物、文章或事物的核心或精華部分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一臠由兩個部分組成,第一個字“一”表示一個,第二個字“臠”表示事物的核心部分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篇文章的一臠是作者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洞察。
2. 這部電影的一臠是它對人性的真實描寫。
3. 這個團隊的一臠是他們的團結合作和創新精神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一臠與事物的核心或精華部分聯系起來進行記憶。例如,想象一個水果,將其外面的皮剝開,里面的果肉就是水果的一臠,代表著水果的核心部分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通過閱讀文學作品、新聞報道或學術文章來更深入地了解一臠的使用場景和語境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這本書的一臠是它有趣的故事情節。
2. 初中生:我們班的一臠是團結合作,互相幫助。
3. 高中生:這個實驗的一臠是驗證這個理論的正確性。
4. 大學生:這個項目的一臠是研發一種新的技術,解決現實問題。
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成語“一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