倔巴
成語(Idiom):倔巴(jué bā)
發(fā)音(Pronunciation):jué bā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人固執(zhí)、頑固,不肯聽從勸告或改變意見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倔(jué)指頑固、固執(zhí),巴(bā)是助詞,用于加強語氣。倔巴形容一個人堅持己見,不肯妥協(xié)或改變立場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在決策、行動等方面的固執(zhí)不變。也可以用來形容頑固不化、不聽勸告的人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左傳·宣公十年》記載了一個故事:齊國宣公十年,晉國派人向齊國求和,但齊國相國子服拒絕了這個請求。子服的妻子問他為什么不接受和平條件,子服回答說:“我倔強地堅持自己的主張,即使世界都反對我,我也不會改變。”從此以后,倔巴成為了形容固執(zhí)的成語。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助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真是個倔巴,不肯聽從任何建議。
2. 這個團隊里有幾個倔巴,導(dǎo)致決策總是難以達成一致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倔巴想象成一個人頑固地抱著自己的意見,不肯松手。可以通過反復(fù)使用這個成語,或者將其與自己熟悉的情境聯(lián)系起來,來幫助記憶。
延伸學(xué)習(xí)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其他與固執(zhí)、頑固相關(guān)的成語,如“鐵杵成針”、“一意孤行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(xué)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(xué)生:我有一個倔巴的朋友,他總是堅持自己的意見。
2. 初中生:他們班上有幾個倔巴,老師很難說服他們改變想法。
3. 高中生:我覺得倔巴有時候是一種優(yōu)點,但也要懂得妥協(xié)和聽取他人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