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老
成語(Idiom):扶老攜幼
發音(Pronunciation):fú lǎo xié yòu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扶持老人,攜帶幼兒。形容尊敬老人、關心兒童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扶老攜幼是指尊敬老人、關心兒童的行為。扶老即扶持老人,關心照顧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;攜幼即攜帶幼兒,照顧和保護孩子。這個成語強調了尊重和關心不同年齡群體的重要性,體現了傳統中華文化中對家庭和社會關系的重視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扶老攜幼常常用于形容家庭和社會中尊重老人、關心兒童的行為。它可以用來表達對家庭中年長者的尊重和關心,也可以用來形容社會中對老年人和兒童的關愛和保護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關于扶老攜幼的故事有很多,其中最有名的是《左傳·僖公十三年》中的故事。故事講述了魯國公子重耳被迫流亡期間,遇到了一位老人和一個幼兒,他不顧自己的困境,扶持老人,攜帶幼兒。這個故事表達了對老人和兒童的關心和尊重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扶老攜幼的結構是“扶老”和“攜幼”兩個動作并列使用,形成一個整體的含義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每天下班后都會去看望爺爺奶奶,真是扶老攜幼的好孩子。
2. 這個社區設立了扶老攜幼的服務中心,為老年人和孩子提供照顧和幫助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人一邊扶著老人,一邊攜帶著幼兒,形成一個形象的畫面,幫助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扶老攜幼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,例如孝道、尊老愛幼等。還可以了解中國社會對老年人和兒童的保護政策和社會福利措施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每天放學后都會扶老攜幼地幫助我奶奶過馬路。
2. 初中生:我參加了學校的扶老攜幼志愿者活動,幫助老人買菜和照顧孩子。
3. 高中生:我們班級組織了一次扶老攜幼的社區義工活動,為老人和孩子提供幫助和關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