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灑
成語(Idiom):離灑(lí sǎ)
發音(Pronunciation):lí sǎ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離散,分散的樣子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離灑是由“離”和“灑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。離指分散、離散,灑指散落、分散。離灑形容人或事物分散、離散的樣子,不聚集在一起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離灑多用來形容人群、隊伍、家庭、團體等分散、離散的情況。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分散、散落的狀態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離灑這個成語的來源不詳,但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有很多描寫離灑情景的詩詞和故事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離灑的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人群離灑,各自散去。
2. 桌上的書籍離灑一地,看起來很亂。
3. 每年春節,家里的人離灑到各地去過年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離灑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大雨中被灑得濕透,然后他的衣服離散地散落在地上,形成了離灑的樣子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分散、離散相關的成語,如離散不散、離心離德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6-12歲):課間休息的時候,同學們離灑到操場上玩耍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放學后,同學們離灑回家,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畢業后,同學們離灑到各個城市上大學,開始新的生活。
4. 大學生(19-22歲):寒假期間,宿舍的同學離灑回家,享受溫暖的家庭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