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枯
成語(Idiom):乾枯(gān kū)
發音(Pronunciation):gān kū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植物干枯,失去生機,也比喻事物枯燥無味,缺乏活力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乾枯是由“乾”和“枯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。其中,“乾”意為干燥、枯竭,表示事物失去水分或活力;“枯”意為植物干枯、失去生機。乾枯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植物因缺水而干枯的狀態,引申為形容事物枯燥、缺乏活力、無生氣的狀態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乾枯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狀態、創作作品的質量、環境的干燥等情況。例如,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思想僵化、缺乏創新;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篇文章或一段演講枯燥無味、缺乏吸引力;還可以用來形容干旱的土地、貧瘠的環境等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乾枯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《論語·子罕第十四》??鬃拥膶W生子罕因為學問上的不足而感到沮喪,孔子對他說:“你之所以感到乾枯,是因為你沒有讀過《詩經》?!蓖ㄟ^這個故事,乾枯成為了形容學問貧乏、知識匱乏的形象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乾枯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,由兩個形容詞組成,形容事物干枯、缺乏活力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創作一直乾枯無味,缺乏新意。
2. 這個地方干旱乾枯,沒有一點生機。
3. 她的演講乾枯無聊,沒有吸引觀眾的能力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與“干燥”、“枯竭”等詞語聯系來記憶乾枯這個成語的含義。想象一片干旱的土地,上面沒有一絲水分,植物都干枯了,失去了生機,就可以聯想到乾枯表示事物干燥、缺乏活力的意思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乾枯相關的成語,如“枯木逢春”、“乾坤一體”等,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這個花盆里的植物乾枯了,需要澆水。
2. 初中生:他的思維乾枯,缺乏創新的想法。
3. 高中生:這本小說的情節乾枯無味,沒有吸引力。
4. 大學生: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乾枯,缺乏互動和創新。
5. 成人:這個會議的內容乾枯無聊,沒有什么新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