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獄
基本解釋
(1).猶歸罪。《公羊傳·閔公元年》:“﹝ 慶父 ﹞使﹝ 鄧扈樂 ﹞弒 子般 ,然后誅 鄧扈樂 而歸獄焉。”《漢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歸獄不解,茲謂追非。” 顏師古 注:“ 李奇 曰:‘歸罪過于民,不罪己也。’ 張晏 曰:‘謂釋有罪之人而歸無辜者也。’” 嚴復 《<法意>按語》:“ 唐 宋 諸儒,想望太平,皆太息于先王經制之破壞,而歸獄 商君 。” 錢基博 《辛亥南北議和別記》:“ 漢口 之焚,論者胥歸獄 馮公 。”
(2).返歸監獄。 唐 白居易 《七德舞》詩:“怨女三千放出宮,死囚四百來歸獄。”
(3).歸結獄訟。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八:“又獄有不能結者,輒誘殺生番以歸獄。”
成語(Idiom):歸獄
發音(Pronunciation):guī yù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被關進監獄或牢獄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歸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,由“歸”和“獄”組成。其中,“歸”表示回到、歸屬的意思,“獄”指監獄或牢獄。歸獄的基本含義是指被關進監獄或牢獄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歸獄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犯罪分子被判刑后被關進監獄的情景。它也可以用來比喻某人因犯錯而遭受懲罰或受到限制自由的處境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歸獄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司法制度。在古代,犯罪分子一旦被判刑,就會被送進監獄或牢獄服刑,因此被關進監獄成為一種常見的懲罰方式。歸獄這個成語通過描述犯罪分子被關進監獄的情景,來形容人們因犯錯而受到懲罰的情況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歸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,結構十分簡單明了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因為犯了重罪,最終歸獄服刑。
2. 這個腐敗官員終于在法庭上被判歸獄。
3. 那個詐騙犯被警方抓獲后,立即歸獄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歸獄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人被關進監獄的情景,然后將這個情景與歸獄這個成語聯系起來,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法律和司法系統相關的成語,如“判若兩人”、“罪魁禍首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因為偷東西被抓住了,最后歸獄了。
2. 初中生:這個殺人犯終于被警方抓獲,將會歸獄服刑。
3. 高中生:那個貪污腐敗的官員最終被揭發,終于歸獄了。
4. 大學生:在電視劇中,主角因為犯罪行為被判刑,最終歸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