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規
成語(Idiom):度規(dù guī)
發音(Pronunciation):dù guī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度量衡的標準,比喻準則或規范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度規是指用來測量、衡量事物的工具,如尺、尺子等。在成語中,度規比喻準則、規范或標準,用來衡量或評價事物的好壞、優劣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度規常用于形容人們對事物的衡量、評價或標準的確定。可以用在討論品質、標準、規范等方面的場景中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左傳·昭公二十九年》記載,春秋時期,齊國有個人叫度秤,他很擅長制造度量衡的工具。后來他的名字被用來比喻準則或規范,形成了成語“度規”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謂結構,由“度”和“規”兩個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我們的公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度規,以確保產品的質量。
2. 在教育領域,我們需要建立科學的度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度規的形狀和用途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,想象使用度規來衡量事物的標準和規范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其他與度規相關的成語,如“衡量萬物”、“按部就班”等。同時,了解度量衡的歷史和發展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成語的含義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告訴我們要按照度規來做作業,不可以隨意寫字。
2. 初中生:參加比賽要按照比賽規則,不可以違反度規。
3. 高中生:大學錄取時,學生需要符合一定的度規,如高考成績、綜合素質等。
4. 大學生:在研究生申請過程中,學生需要滿足一定的學術度規,如發表論文、參與科研項目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