糲食
成語(Idiom):糲食
發音(Pronunciation):lì shí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簡單的、粗糙的食物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糲食是由“糲”和“食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?!凹c”指的是粗糙的谷類食物,如粗糧、雜糧等;“食”指的是食物。糲食一詞原指簡單的、粗糙的食物,后來引申為生活艱苦、貧困的生活狀態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糲食一詞常用于描述貧困、艱苦的生活條件,也可以用來比喻生活簡樸、不奢華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左傳·昭公二十九年》中有一則故事,故事中的大夫公孫宏因為家境貧寒,過著吃粗糧的生活。后來,公孫宏成為了一個很有成就的人物,但他對自己貧困時的生活仍然保持著深刻的記憶。這個故事中的“糲食”一詞逐漸成為了形容貧困生活的成語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名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個家庭雖然生活貧困,但他們一直過著糲食的日子。
2. 在艱苦的環境下,他們只能吃糲食維持生計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??梢韵胂笞约涸谝粋€貧困的環境中,只能吃粗糙的食物來滿足生活需求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關于貧困、艱苦生活的成語,如“貧困潦倒”、“窮得只剩下腦袋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家住在山區,有時候只能吃粗糧,過著糲食的生活。
2. 初中生: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,家里條件很差,過著糲食的日子。
3. 高中生:在農村,有些家庭還在吃粗糧,過著糲食的生活。
4. 大學生:即使是在大城市,有些人因為經濟困難,也只能吃粗糙的食物,過著糲食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