匯次
基本解釋
猶匯編。 明 毛晉 《<御覽詩>跋》:“ 唐 至 元和 間,風會幾更, 章武帝 命采新詩備覽。學士匯次名流,選進妍艷短章三百有奇。”
成語(Idiom):匯次(huì cì)
發音(Pronunciation):huì cì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匯總、匯聚、聚集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指將分散的事物或人集中在一起,形成一個整體或聚集在一處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描述信息、人群、物品等的聚集或集中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匯次一詞最早出現在《漢書·律歷志》中,原指匯集次第。后來,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成語,用來形容人或物的聚集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 + 名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人山人海,人們匯次而來,參觀這個著名景點。
2. 會議室里匯次了各個部門的代表,討論公司的發展計劃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匯次”與“聚集”這個概念聯系起來,想象人們或物品從不同的方向匯集到一起的場景,幫助記憶其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與“匯次”相關的成語,例如“匯集百川”、“匯聚眾智”等,可以拓展對該詞語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6-12歲):我們班級的同學每天早晨都匯次到教室里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放學后,學生們匯次到操場上進行鍛煉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學校組織了一次匯次活動,讓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才藝。
4. 大學生(19-22歲):社團的成員們匯次在教室里開會,討論下個月的活動安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