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魂膽
基本解釋
唐 武后 稱帝時酷吏 來俊臣 所制刑具之一。《新唐書·酷吏傳·來俊臣》:“又作大枷,各為號:一、定百脈,二、喘不得,三、突地吼,四、著即臣,五、失魂膽……后以鐵為冒頭,被枷者宛轉(zhuǎn)地上,少選而絶。”
成語(Idiom):失魂膽
發(fā)音(Pronunciation):shī hún dǎ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非常害怕、膽怯到失去魂魄的狀態(tài)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失魂膽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,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恐懼或危險時,非常害怕到連魂魄都似乎離開了身體的狀態(tài)。這個成語強調(diào)了人在面對一些令人恐懼的事情時,心理上的極度恐懼和膽怯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在遭遇可怕的事情時的心理狀態(tài)。可以用來形容人在面對恐怖電影、惡作劇或其他令人害怕的場合時的表現(xiàn)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關(guān)于失魂膽成語的起源,有一個與明代小說《水滸傳》相關(guān)的故事。故事中,有一個叫李逵的英勇好漢,他非常勇敢,但是有一次,他在夜晚遇到了一個形容恐怖的妖怪,結(jié)果他被嚇得失去了魂魄,變得膽小怯懦。這個故事被人們傳頌后,失魂膽成語就形成了。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失魂膽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,分別是“失”、“魂”和“膽”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蜘蛛,嚇得失魂膽。
2. 她對蛇非常害怕,一看到蛇就會失魂膽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失魂膽”聯(lián)想為一個人在面對恐怖事物時,膽怯到連魂魄都似乎離開了身體的狀態(tài)。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嚇得魂飛魄散的情景,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如果你對中國成語感興趣,可以學習更多的成語,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。還可以通過閱讀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現(xiàn)代小說,來提高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在游樂園里看到了一個巨大的過山車,嚇得我失魂膽。
2. 初中生:晚上我一個人在家看恐怖電影,嚇得我失魂膽。
3. 高中生:我在山上迷路了,周圍一片黑暗,嚇得我失魂膽。
4. 大學生:在考試前夜,我突然發(fā)現(xiàn)我沒有準備好,嚇得我失魂膽。
5. 成年人:我在森林里迷路了,四周一片寂靜,嚇得我失魂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