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齊
基本解釋
(1).指青銅(銅錫合金)中含錫量少于四分之一者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輈人》:“攻金之工,筑氏執下齊,冶氏執上齊。” 鄭玄 注:“多錫為下齊,大刃、削殺矢、鑒燧也;少錫為上齊,鐘鼎、斧斤、戈戟也。” 賈公彥 疏:“據下文六等言之,四分已上為上齊,三分已下為下齊。” 孫詒讓 正義:“錫少則金純,故為上齊。少者,謂四分其金而錫居一。”
(2).上等飲料。 明 姚士麟 《見只編》卷下:“茶于 吳會 為六清上齊,乃自 大梁 迤北便食鹽茶,北至 關中 則熬油極炒,用水烹沸點之,以酥持敬上客。”
向上升。齊,通“ 躋 ”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地氣上齊,天氣下降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地氣上齊者,齊,升也,謂地氣上升天。” 元 元逢 《山行》詩序:“時云氣上齊,若葆蓋羽車然。”
成語(Idiom):上齊
發音(Pronunciation):shàng qí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高人或優秀的人才集中在一起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上齊一詞的“上”字表示高,指的是高人或優秀的人才;“齊”字表示集中,指的是人才集中在一起。上齊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優秀人才的聚集現象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可用于形容某個地方或某個團體聚集了大量的高人或優秀的人才,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行業或領域中有很多優秀的從業者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據說,上古時期,齊國的國君齊桓公非常重視人才,他聘請了很多賢能之士為他效力,使得齊國的國力迅速強盛。因此,后來人們用“上齊”這個成語來形容聚集了大量高人或優秀人才的場所或團體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動賓結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個大學的教職員工都是上齊的,所以教學質量非常高。
2. 這個公司的研發團隊上齊,他們的技術實力非常強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上齊”理解為“上面齊全”,表示高人才齊聚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才有關的成語,例如“人才濟濟”、“人才輩出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們班的學霸真厲害,上齊了。
2. 初中生:我們學校的足球隊上齊了一批優秀的球員。
3. 高中生:這所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系上齊了很多頂尖的專家。
4. 大學生:這個實習機會非常難得,公司的團隊上齊了一些業界知名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