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編
基本解釋
(1).龍宮的經藏,佛教經典。 唐 王勃 《梓州通泉縣惠普寺碑》:“彩帙瑤箱,龍編月久。” 蔣清翊 注:“經有出於龍宮者,故曰龍編,猶今言龍藏矣。”參見“ 龍藏 ”。
(2). 太公望 兵書有《六韜》,第三曰《龍韜》。借指兵書。 唐 司空圖 《復安南碑》:“中權令峻,按虎節以風生;上將策奇,指龍編而天落。”
(3).古地名。《晉書·盧循傳》:“﹝ 循 ﹞至 龍編 ,刺史 杜慧度 譎而敗之。” 唐 陸龜蒙 《和吳中言懷寄南海二同年》:“城連虎踞山圖麗,路入 龍編 海舶遙。”
成語(Idiom):龍編
發音(Pronunciation):lóng biā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人才濟濟、學識淵博的人聚集在一起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成語“龍編”源自于古代傳說中的龍,龍被視為神圣的動物,象征著權威和智慧。編指編織,表示聚集在一起。龍編形容人才聚集,學識淵博的場合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學術會議、高級學府、智力比賽等場合,表示人才云集、學識豐富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龍編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故事。相傳,古時候有一位名叫曹魏的官員,他非常聰明,才智過人。在一次會議上,曹魏和其他官員一起討論問題,曹魏的見解非常獨到,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。大家紛紛表示:“曹魏的才智就像龍一樣,編織在一起,非常了不起!”從此以后,人們就用“龍編”來形容人才聚集的場合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成語“龍編”的結構是“名詞 + 動詞”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個學術會議上人才濟濟,真是一場龍編。
2. 那所學校的教師團隊真是龍編,他們的學識真是讓人佩服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成語“龍編”。想象一群聰明的人才聚集在一起,就像一條巨龍的身體編織在一起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聚集人才相關的成語,如“群賢畢至”、“人才輩出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8歲):我們班上的同學都很聰明,每天一起學習就像是一場龍編。
2. 初中生(14歲):我們學校的數學競賽隊伍非常強大,他們真是一支龍編。
3. 高中生(17歲):我們學校的科學研究團隊匯聚了許多頂尖的科學家,可以說是一場真正的龍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