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品
基本解釋
(1).指佛經之全本或繁本,與節略本的“小品”相對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“ 殷中軍 讀小品”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:“釋氏《辨空經》有詳者焉,有略者焉,詳者為大品,略者為小品。”
(2).佛經名。即《大品般若經》。亦泛指佛經。 唐 范攄 《云溪友議》卷四:“ 邕州 蔡大夫京 者……常稱宇內無人,對僧徒則非‘大品’之談;遇道流則言五千之義。”
(3).[英MajorOrder]又譯作“高級神品”。天主教、東正教高級神職人員的品位。東正教一般把主教、神甫和助祭列為大品,而天主教一般把副助祭也列入大品。
成語(Idiom):大品(dà pǐn)
發音(Pronunciation):dà pǐ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人的品德高尚,品質優良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大品指的是人的品德和品質,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高尚,品行端正,為人正直。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的品德和品質對于個人的重要性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大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高尚,品行端正,為人正直。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品質優良,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品行不端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大品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史記·卷一百三十一·五帝本紀第三十一》中。這個故事講述了黃帝時期,有一個名叫大品的人,他的品德高尚,品質優良,深受黃帝的賞識和尊重。后來,人們就用大品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品質優良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大品是由“大”和“品”兩個字組成的。其中,“大”表示高尚、優秀,“品”表示品質、品德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一直以來都是個大品,值得我們學習。
2. 這位老師是個大品,他嚴謹的工作態度讓學生受益匪淺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大”和“品”兩個字分開來記憶,將“大”記憶為高尚、優秀,“品”記憶為品質、品德。可以想象一個高大威猛的人站在一個品質優良的貨品堆中,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大品相關的成語,如“品行端正”、“品德高尚”等。也可以學習與品德修養相關的文章和書籍,了解如何提升自己的品質和品德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是個大品,每天都樂于助人。
2. 初中生:這位老師是個大品,他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習態度。
3. 高中生:他在班級中是個大品,大家都很尊重他。
4. 大學生:這個社團的會長是個大品,他組織的活動都很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