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筵
基本解釋
石制的幾筵,用以安放靈座。 唐 孟浩然 《過景空寺故融公蘭若》詩:“既禮新松塔,還尋舊石筵。” 唐 陳去疾 《憶山中》詩:“會可標真寄,焚香對石筵。”
成語(Idiom):石筵(shí yán)
發音(Pronunciation):shí yá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大石作的桌子,比喻莊重肅穆的場合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石筵即用大石頭制成的桌子,一般用于莊重肅穆的場合。成語“石筵”比喻莊重、莊嚴的場合,表示非常莊重、隆重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描述莊重肅穆的場合,如重要的會議、慶典、婚禮等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宮廷文化。在古代宮廷中,舉行重要的宴會或儀式時,常常使用石制的桌子,以展示莊重肅穆的氛圍。因此,石筵成為了形容莊重肅穆場合的成語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要由兩個字組成,其中“石”是名詞,表示石頭;“筵”是名詞,表示筵席、桌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今天的會議是在石筵上舉行的,非常莊重。
2. 婚禮上擺滿了石筵,場面非常隆重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石筵”與莊重肅穆的場合聯系在一起,形成聯想記憶,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其他與莊重肅穆相關的成語,如“金戈鐵馬”、“舉案齊眉”等,進一步豐富詞匯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在石筵上舉行的開學典禮,讓我感到非常莊重。
2. 初中生:老師在石筵上講課,讓我們更加認真聽講。
3. 高中生:畢業典禮上的石筵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。
4. 大學生:在石筵上進行的學術研討會,讓我深感學術的莊重和嚴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