迂狂
成語(Idiom):迂狂(yū kuáng)
發音(Pronunciation):yū kuá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行為或言辭偏離常理,過于古怪或不切實際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迂狂是由形容詞“迂”和形容詞“狂”組成的成語。迂指行為或思維偏離正常,迂腐;狂指瘋狂、狂妄。迂狂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或言辭不切實際,過于古怪或荒謬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迂狂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離奇古怪,違背常理或實際情況,表達對這種行為的不贊同或不理解。可以用于諷刺、嘲笑或批評某人的行為不切實際,過于古怪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迂狂一詞起源于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《喻世明言》,其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張天師的人,他自稱能夠預測天災人禍,揚言要拯救世界。然而,他的言行舉止過于古怪,被人們嘲笑為“迂狂張天師”。從此,迂狂一詞逐漸成為了形容言行不切實際的代名詞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迂狂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,形容詞“迂”和“狂”分別表示行為偏離常理和瘋狂、狂妄的意思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計劃太迂狂了,根本不現實。
2. 她的想法太迂狂了,沒人會相信她的說法。
3. 這個人說話總是迂狂,根本不靠譜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迂狂這個詞語。可以將迂狂與行為偏離常理、不切實際的形象聯系在一起,形成一個強烈的印象。可以想象一個人頭腦里充滿了五顏六色的氣球,而他的行為則是跳躍、飛揚的,非常迂狂。這樣的聯想圖像可以幫助記憶迂狂一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
- 深入了解馮夢龍的《喻世明言》,了解其中的故事和寓言,加深對迂狂一詞的理解。
- 學習其他與迂狂相關的成語,如“迂腐”、“狂妄自大”等,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。
- 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,了解不同人物形象的行為特點,加深對迂狂一詞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- 幼兒園學生:小明的行為太迂狂了,他總是穿著奇怪的衣服到學校。
- 小學生:老師說我們要好好學習,可是有些同學卻迂狂地玩手機。
- 初中生:他的想法太迂狂了,根本不可能實現。
- 高中生:有些人為了追求獨特而迂狂,卻被大家嘲笑。
- 大學生:有些人的言行舉止非常迂狂,讓人難以理解他們的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