竦淅
成語(Idiom):竦淅
發(fā)音(Pronunciation):sǒng xī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恐懼或驚慌的樣子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竦淅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,竦意為戰(zhàn)栗、害怕,淅意為寒冷、驚慌。合在一起表示因害怕而感到寒冷和驚慌的樣子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竦淅常用于形容人們面對恐怖、驚慌或不安時的表情和狀態(tài)。例如,當遇到突發(fā)事件或面對危險時,人們可能會感到竦淅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左傳·昭公十七年》:“周之竦淅,是用大獻于祖。”這句話出自《左傳》,原意是指周公因害怕而感到寒冷和驚慌,因此要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來祈求祖先的保佑。后來,這個成語被引申為形容人們的恐懼和驚慌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竦淅是一個形容詞短語,由兩個漢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當?shù)匕l(fā)生了地震,人們都感到竦淅不安。
2. 在黑暗的森林里,他感到一陣竦淅的寒意。
3. 看到那只巨大的蜘蛛,他不禁竦淅起來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竦淅與恐懼、驚慌聯(lián)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。想象自己在遇到恐怖或驚慌的情境中,感到寒冷和戰(zhàn)栗,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恐懼、驚慌相關的成語,如“心驚膽戰(zhàn)”、“驚慌失措”等,來擴大對這一主題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當我看到那只大蜘蛛時,我感到竦淅不安。
2. 初中生:在漆黑的山林中,我感到一陣竦淅的寒意,心里開始害怕起來。
3. 高中生:面對考試的壓力,我感到竦淅不安,不知道如何應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