柄臣
成語(Idiom):柄臣(bǐng chén)
發音(Pronunciation):bǐng ché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權力的擁有者,也指為權力服務的人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柄臣一詞源自《左傳·哀公十一年》,原意為“掌握權力的臣子”。在古代,柄指的是刀劍的柄,而臣則是指為君主效力的臣子。因此,柄臣這個成語含有執掌權力、為權力服務的意思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柄臣一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在權力之下工作,為權力服務的人。它可以用來指那些忠誠于權力的人,也可以用來指那些唯利是圖、不擇手段為權力服務的人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柄臣一詞最早出現在《左傳·哀公十一年》一書中。故事講述了魯國哀公想要廢黜其弟弟公子無諸,而公子無諸則求助于魯國的大夫管仲。管仲在哀公的面前說:“柄臣之臣,父兄之所以為官也。”意思是說,擁有權力的人只是權力的暫時執有者,而權力的真正擁有者是父兄,即上級領導。這個故事中的柄臣一詞就是從這里衍生而來的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體部分為“柄臣”,沒有其他修飾成分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是柄臣,只會服從上級的命令,不會為了正義而反抗。
2. 在這個體制下,只有成為柄臣才能獲得權力和財富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柄臣”想象成一個拿著權杖的臣子,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可以將這個形象與權力和為權力服務的概念聯系起來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權力相關的成語,如權謀、權宜、權傾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8歲):老師是我們班的柄臣,她有權力決定我們的作業和考試。
2. 初中生(14歲):政府官員應該是為人民服務的柄臣,而不是為了自己謀取私利。
3. 高中生(17歲):在這個權力腐敗的社會里,只有成為柄臣才能獲得利益和地位。
4. 大學生(20歲):在職場上,只有成為柄臣才能在公司中升遷和獲取更多的權力。
5. 成年人(30歲):在政治體制下,我們只能做柄臣,無法改變權力結構和體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