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宮
基本解釋
兩座宮室。常用以代指住在其中的人。(1)指二帝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“亡姑之姊,伉儷二宮。” 劉孝標 注引《中興書》:“ 王濛 女諱 穆之 ,為 哀帝 皇后; 王藴 女諱 法慧 ,為 孝武 皇后。” 唐 杜甫 《八哀詩·故司徒李公光弼》:“二宮泣西郊,九廟起頽壓。” 仇兆鰲 注:“二宮泣, 玄 、 肅 還京。”(2)指帝與太子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風操》:“ 江 左朝臣子孫初釋服,朝見二宮,皆當涕泣,二宮為之改容。”《文選·沉約〈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〉》:“二宮軫痛,遐邇同哀。” 呂向 注:“二宮,天子、太子也。”《南齊書·何敬容傳》:“ 敬容 接對賓朋,言詞若訥,酬答二宮,則音韻調暢。”(3)指太后與皇太后。 宋 蘇軾 《諫買浙燈狀》:“﹝陛下﹞豈以燈為悅者哉,此不過以奉二宮之歡,而極天下之養耳。”
成語(Idiom):二宮(èr gōng)
發音(Pronunciation):èr gō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一個人同時擔任兩個職務或角色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二宮成語源自于古代宮廷制度,宮廷中有時會有一個人被任命為二宮,同時擔任兩個宮廷的職務。這個成語引申為一個人同時擔任兩個職務或角色,強調其工作繁忙、責任重大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同時擔任多個重要職務或角色,強調其忙碌和能力。可以用來形容一位企業高管兼任多個職位、一位教師兼任多個班級的班主任等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二宮這個成語出自《史記·孝文本紀》,講述了西漢時期劉恒被封為淮陰王后,同時又被封為太子太傅,擔任兩個重要職務。這個故事成為了二宮這個成語的起源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二宮是一個形容詞短語,由“二”和“宮”兩個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位企業總裁真是個二宮,既要管理公司的戰略發展,又要處理各個部門的具體事務。
2. 她是個二宮,既是一位出色的律師,又是一位熱心公益的志愿者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二宮”與“同時擔任兩個職務或角色”聯系起來進行記憶。可以想象一個人同時在兩個宮殿里工作,非常忙碌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,如“三位一體”、“五湖四海”等,加深對多重職責或角色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小學生:他是我們班的二宮,既是班長又是學習委員。
初中生:他是學校的二宮,既是學生會主席又是籃球隊隊長。
高中生:他是社區的二宮,既是志愿者組織的負責人又是社區活動的策劃者。
大學生:他是學院的二宮,既是學生會主席又是學術科研團隊的負責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