褻饌
成語(Idiom):褻饌
發音(Pronunciation):xiè zhuà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對食物不敬、不重視,形容人不知珍惜或傲慢無禮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褻饌是由“褻”和“饌”兩個詞組成的成語。“褻”意為不敬、不重視,“饌”指食物。褻饌形容人對食物不敬或不珍惜,也可以形容人的態度傲慢無禮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或形容那些不懂得珍惜食物的人,或者形容那些態度傲慢無禮的人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論語·子罕第十一》中有一則故事,孔子的弟子子罕從吃飯的容器中撿出了肉來吃,孔子對他說:“褻人也!未可以親也。”意思是說子罕不尊重食物,還不配親近孔子。后來,人們就用“褻饌”來形容那些對食物不敬的人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褻饌是一個形容詞短語,由兩個漢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對那頓大餐如此褻饌,簡直就是對食物的浪費。
2. 這家餐廳的服務員態度褻饌,一點也不尊重客人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餐桌上對食物不敬,隨意挑選、浪費食物的場景,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食物相關的成語,如“珍饈美饌”(形容美味佳肴)或“食不甘味”(形容心情不好,吃東西也沒有味道)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不喜歡吃蔬菜,總是把菜丟掉,真是褻饌。
2. 初中生:那個同學對食堂的飯菜總是抱怨,態度很褻饌。
3. 高中生:他在家里浪費了很多食物,真是褻饌之人。
4. 大學生:我們應該珍惜食物,不要褻饌浪費。
5. 成人:不懂得珍惜食物的人真是褻饌,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