麡牀
成語(Idiom):麡牀
發音(Pronunciation):qí chuá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人的品行高尚,作風端正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麡牀,古代用來磨麥子的石磨和磨面粉的石磨,寓意人的品行高尚,如同磨面粉一樣細致,而麥子則象征人的性格和品德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用于形容人的品行高尚、作風端正的場合,多用于褒義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據說,明代文學家楊慎所著的《齊東野語》中記載了一個故事。故事中,有一位名叫楊繼盛的人,他的品德高尚,作風端正,如同磨面粉時細致認真,因此被人稱為“麡牀”。這個故事流傳下來,成為了一個形容人品德高尚的成語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麡牀是一個形容詞短語,由兩個漢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為人處事一直都很麡牀,深受大家的尊敬。
2. 這位老師教書育人,一絲不茍,真是一個麡牀的人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磨面粉時非常細致認真,這個人的品行也一定非常高尚,如同“麡牀”一樣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與品德高尚、作風端正相關的成語,例如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、“正直無私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說我們要做一個麡牀的人,要有好品行。
2. 初中生:她的為人一直都很麡牀,我們都很尊敬她。
3. 高中生:他的作風一直都很麡牀,是我們學習的榜樣。
4. 大學生:在大學期間,我們要努力培養自己的麡牀品質,做一個優秀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