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礎
基本解釋
房柱下的基石。 晉 葛洪 《<抱樸子>自敘》:“受爵即第,為驃騎營立宅舍於 博望里 ,於今基兆石礎存焉。” 唐 王泠然 《汝州薛家竹亭賦》:“一門四柱,石礎松櫺。” 清 黃遵憲 《登巴黎鐵塔》詩:“石礎森開張,露闕屹相向。”
成語(Idiom):石礎
發(fā)音(Pronunciation):shí chǔ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基礎、根基之意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石礎是一個形象化的成語,它來源于建筑中的石頭基礎,意味著事物的基礎或根本。石礎用來形容事物的根本部分,是構建事物的基礎和支撐。在人的成長過程中,石礎指的是基本的知識、技能和品德,它是后續(xù)學習、發(fā)展和成功的基礎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石礎常常用來形容學習、工作、事業(yè)等方面的基礎。當我們在討論某個問題或者評價某個人的時候,可以使用石礎來強調事物的基礎和重要性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石礎一詞最早出現(xiàn)在《禮記·大學》中,原文是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其中的“止于至善”一句,意思是要從基礎開始,不斷追求至善的境界。后來,石礎成為了表示基礎的形象化表達方式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石礎是一個名詞組合成的成語,由兩個漢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只有打好基礎,才能在學習中立足,石礎非常重要。
2. 在事業(yè)上,只有踏實地打好石礎,才能取得長足的發(fā)展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(lián)想記憶來記憶石礎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大石頭作為事物的基礎,只有有了這個石礎,才能構建出穩(wěn)固的建筑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基礎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石礎的理解,例如“基礎牢固”、“打下堅實的基礎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要好好學習,打下扎實的石礎。
2. 初中生:只有通過努力學習,才能在高中打好石礎。
3. 高中生:我要通過高考,為未來的大學學習打下堅實的石礎。
4. 大學生:大學階段是打磨石礎的時期,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5. 成年人:事業(yè)的成功離不開扎實的石礎,只有有了基本素養(yǎng)和技能,才能在職場中有所作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