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志
基本解釋
(1).激發志氣;立志。《易·豐》:“有孚發若,信以發志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雖處幽闇而不為邪,是有信以發其豐大之志。” 北齊 劉晝 《新論·激通》:“因窘而發志,緣阨而顯名。” 元 王實甫 《破窯記》第二折:“他趕不上齋呵,他自然發志也呵,他必然去尋他的道路去也。”《警世通言·玉堂春落難逢夫》:“公子急回書房,心中回轉,發志勤學。”
(2).抒發思想感情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并命在位,展詩發志。則夫誦美有章,陳信無愧者歟。” 唐 權德輿 《送臺州崔錄事二十三丈赴官序》:“釃酒以祖道,歌詩以發志。”
成語(Idiom):發志(fā zhì)
發音(Pronunciation):fā zhì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有遠大的志向和決心,積極向前,勇往直前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發志是由“發”和“志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。其中,“發”表示發揚、推動,而“志”表示志向、決心。發志意味著有遠大的志向和決心,積極向前,勇往直前,不怕困難和挑戰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發志常用于鼓勵人們積極向上,追求夢想,不斷努力,克服困難的情境。可以用于鼓勵學生努力學習,追求卓越;也可以用于鼓勵職場人士追求事業成功;還可以用于鼓勵運動員追求體育成就等等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發志的故事起源于《史記·張丞相列傳》中的一個故事。故事中,張丞相曾經告誡自己的兒子要發揚志向,不要安于現狀。這句話后來演變成了成語“發志”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成語“發志”的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我們要有遠大的理想,發志向,不斷努力,為實現夢想而奮斗。
2. 他年輕時就發志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,經過多年的努力,如愿以償。
3. 面對困難,我們應該發志向,堅持不懈,不輕言放棄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發志”與“發揚志向”相聯想,發揚志向即為發志。也可以將“發志”與追求夢想、積極向上的意義聯系在一起,從而記憶這個成語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“發志”相關的其他成語,如“志同道合”、“志存高遠”等,以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要發志向,努力學習,爭取考上好的初中。
2. 初中生:我發志要成為一名醫生,幫助更多的人。
3. 高中生:我發志要考上名牌大學,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。
4. 大學生:我發志要在畢業后創業,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。
5. 成年人:我發志要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,為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