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(Idiom):蟬喘雷干
發音(Pronunciation):chán chuǎn léi gā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似有力,實際上無能為力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蟬是一種昆蟲,它們的翅膀看起來很美,但飛行能力有限。喘指喘息、呼吸,雷指雷聲,干指干燥。蟬喘雷干形容表面上看似有力,實際上無能為力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可以用來形容某人表面上看似有能力,但實際上無法承擔重要任務或解決問題的情況。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事物表面上看似有用,但實際上沒有實際效果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這個成語出自《后漢書·朱異傳》:“蟬喘雷干,羽翼已舉。”朱異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文學家,他的文章被當時的人們稱為“蟬喘雷干”。從此,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蟬(chán)– 喘(chuǎn)– 雷(léi)– 干(gān)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雖然吹噓自己能解決問題,但實際上是蟬喘雷干。
2. 這個項目的負責人看起來很能干,但實際上只是蟬喘雷干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蟬的翅膀美麗但飛行能力有限,與人或事物表面上看似有力,實際上無能為力的含義進行聯想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,如“紙上談兵”、“畫餅充饑”等,來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雖然打籃球很兇,但是蟬喘雷干,沒有進球。
2. 初中生:他雖然在班級里嘴巴很厲害,但是蟬喘雷干,沒有什么實際行動。
3. 高中生:這個政府官員雖然說了很多大話,但實際上只是蟬喘雷干,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