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豁
成語(Idiom):通豁
發音(Pronunciation):tōng huò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通達開闊,沒有障礙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通豁是由“通”和“豁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。通指通達,豁指開闊。通豁形容事物沒有障礙,通暢無阻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通豁多用于形容道路、思路、心胸等方面的暢通無阻。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胸懷開闊,心胸豁達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通豁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左傳·哀公二十三年》中。故事中,齊國的大夫晏嬰和兒子晏平仲一起去晏嬰的岳父家拜訪。途中,他們經過一座橋,橋上有一個人擋住了去路。晏平仲對那人說:“橋上通通豁豁,你為何阻擋我們的去路?”那人聽后不敢再擋住他們,讓他們通過。后來,人們就用“通豁”來形容通暢無阻的樣子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通豁是一個形容詞短語,由兩個形容詞組成,沒有明顯的主謂關系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條道路修好后,行車非常通豁。
2. 他的心胸非常通豁,能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成語“通豁”。可以想象自己走在一條通暢無阻的大道上,心情開闊豁達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“通豁”相關的成語,如“通順”、“通暢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每天都會做晨讀,讓我的思路更加通豁。
2. 初中生:老師教我們要開闊眼界,讓我們的思維更加通豁。
3. 高中生:讀書可以讓我們的思維變得通豁,拓寬我們的視野。
4. 大學生:大學生活是一個接觸不同思想的機會,可以讓我們的心胸更加通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