鐏軸
成語(Idiom):鐏軸 (zūn zhóu)
發音(Pronunciation):zūn zhóu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人的心思、意念、志向等不再固定,經常變化不定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鐏軸原指車軸上的圓心,用來固定車輪。比喻人的心思、意念、志向等不再固定,經常變化不定。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的內心在行為、決策和目標上的不穩定性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人的思想、意志、目標等不穩定,經常變化不定的情況。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缺乏堅定性和穩定性的人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莊子·外物》中有一則故事,講述了一個人和一個鳥的對話。人問鳥:“你為什么能夠在天空中自由飛翔?”鳥回答:“因為我沒有鐏軸。”這個故事告訴人們,要想自由自在地追求目標,就要擺脫內心的束縛和不穩定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由兩個字組成,形象地描繪了人的內心在行為、決策和目標上的不穩定性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計劃總是變來變去,真是鐏軸不定。
2. 這個人的志向太不穩定了,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鐏軸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鐏軸”與車軸上的圓心形象進行聯系,想象一個圓心在車軸上轉動,象征著思想、意念、志向等的不穩定性。可以通過繪畫、聯想等方式幫助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與人的思想、意志、目標相關的成語,如“心血來潮”、“三心二意”等。深入研究這些成語的起源和用法,增加對漢語語言和文化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的爸爸經常改變主意,他是一個鐏軸不定的人。
2. 初中生:我有一個朋友,她喜歡的東西總是變來變去,真是一個鐏軸不定的人。
3. 高中生:這個政治家的立場一會兒是這樣,一會兒又是那樣,真是一個鐏軸不定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