邈俗
成語(Idiom):邈俗
發音(Pronunciation):miao3 su2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言行高尚,超脫凡俗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邈俗意為超越塵世的凡俗之物,指言行高尚、超脫世俗,不受世間瑣事的干擾。形容人的品德高尚,遠離俗世的紛擾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有道德修養、高尚品質的人,也可用于形容超脫塵世的境界和追求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莊子·齊物論》中有“不材、不教、不知”的故事。相傳有一位名叫邈的人,他在人們看來沒有才能,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,也沒有豐富的知識。然而,他的言行舉止卻總是高尚、超脫凡俗。這個故事表達了品德高尚的重要性,邈的名字也成了邈俗這個成語的來源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形容詞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品德高尚,言行邈俗,深受大家的尊敬。
2. 這位藝術家的作品總是展現出一種邈俗的情感,令人陶醉其中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聯想成“妙俗”,即超越凡俗之妙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相關成語如“高尚”、“超脫”等,進一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的行為邈俗,總是幫助別人。
2. 初中生:她的品德邈俗,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揚。
3. 高中生:他的藝術作品展現出一種邈俗的情感,令人陶醉其中。
4. 大學生: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,能保持邈俗的品質并不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