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仰
基本解釋
歸附仰仗。《宋書·夷蠻傳·天竺迦毗黎國》:“萬邦歸仰,國富如海。” 唐 李白 《化城寺大鐘銘序》:“盍不建大法鼓,樹之層臺,使羣聾六時有所歸仰,不亦美乎?” 宋 王禹偁 《濟州眾等寺新修大殿碑序》:“大都小邑,暨名山勝境,鮮不建梵剎而聚緇流,有以見大法之光揚,末俗所歸仰也。”
成語(Idiom):歸仰
發音(Pronunciation):guī yǎ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表示向某人或某事物表示敬仰、崇拜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歸仰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,歸指回歸、歸屬,仰指敬仰、崇拜。歸仰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物的崇拜和敬仰之情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歸仰常用于表達對先賢、名人、偉大事跡等的敬仰之情。也可用于形容對某人的崇拜或對某事物的崇敬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歸仰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儒家文化。在儒家思想中,人們崇尚仁義道德,對于先賢、圣人都懷有深深的敬仰之情。因此,歸仰成為了表達這種敬仰之情的成語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歸仰是一個動賓短語,由動詞“歸”和動賓關系的名詞“仰”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對老師的學識和品德十分歸仰。
2. 這位年輕畫家的才華令人歸仰。
3. 學生們對這位優秀的校長都深深地歸仰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歸仰與“歸屬”和“仰望”聯系起來進行記憶。歸屬表示回歸、歸屬于某人或某物,而仰望表示向上看、敬仰。將這兩個詞語結合起來,可以幫助記憶歸仰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歸仰相關的成語,如“仰人鼻息”、“仰首就縛”等,以擴展對崇拜和敬仰的表達方式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對我的老師非常歸仰,因為她總是教我很多有趣的知識。
2. 初中生:我很歸仰我的父親,因為他是一個非常勤勞和有責任心的人。
3. 高中生:我對那位偉大的科學家深深地歸仰,他為人類做出了重要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