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軸
基本解釋
馬陸的別稱。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蟲五·馬陸》。
成語(Idiom):馬軸
發音(Pronunciation):mǎ zhóu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比喻事物的核心、關鍵或基礎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馬軸是由“馬”和“軸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。馬軸原指車輛上連接車輪的軸,是車輛行駛的關鍵部分。引申為比喻事物的核心、關鍵或基礎。馬軸在成語中的含義是指事物中最重要的部分,是整個事物運轉的關鍵所在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描述事物中最重要的部分或關鍵環節??梢杂脕硇稳菀粋€項目、計劃或工作中最關鍵的部分。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事物中的核心作用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馬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史記·衛將軍驃騎列傳》中。當時,秦朝的衛將軍韓信領兵攻打趙國。趙國的國王趙武靈王想要擊敗韓信,于是給了他一個難題。他讓韓信用一千輛車同時拉動,但只允許用一根馬軸。韓信想了很久,最后把馬軸放在車前,用繩子把車連在一起,構成了一個巨大的車隊。最終,韓信成功地完成了任務。這個故事說明了馬軸的重要性和作用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體部分為“馬軸”,沒有其他修飾成分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個計劃的成功與否,關鍵就在于你能否抓住馬軸。
2. 在公司的發展中,市場營銷是馬軸,其他的部門都圍繞著它運轉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聯想馬車行駛時的關鍵部分是馬軸,沒有馬軸,馬車就無法運轉。通過這個形象化的記憶,可以幫助記住馬軸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馬軸相似的成語,如“車輪戰”、“馬不停蹄”等,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覺得學習中的馬軸是老師的教導和家長的支持。
2. 初中生:在團隊合作中,每個人都是馬軸,只有大家齊心協力,才能取得成功。
3. 高中生:對于學習一門外語來說,掌握語法規則是馬軸,只有打好基礎,才能進一步提高。
4. 大學生:在創業過程中,市場調研和產品開發是馬軸,只有找準市場需求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,才能獲得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