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家
基本解釋
◎ 母家 mǔjiā
[a married woman's parent's home] 〈方〉∶娘家
詳細解釋
(1).母親的娘家。 唐 韓愈 《唐故河東節度觀察使滎陽鄭公神道碑文》:“公諱 儋 ,少依母家 隴西 李氏 ,舉止異凡兒。其舅吏部侍郎 季卿 謂其必能再立 鄭氏 。”《詩·王風·揚之水》 宋 朱熹 題解:“今 平王 不能行其威令於天下,無以保其母家,乃勞天子之民,遠為諸侯戍守。”
(2).娘家。 魯迅 《彷徨·祝福》:“ 衛老婆子 叫她 祥林嫂 ,說是自己母家的鄰舍。” 潘漠華 《冷泉巖》:“她和那個伙計逃出以后,不久她的母家便知道他倆的行蹤。”
成語(Idiom):母家
發音(Pronunciation):mǔ jiā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一個人的原籍或祖籍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母家,又稱“故鄉”或“故里”,是指一個人的出生地或祖籍所在地。它是一個人情感的根源和歸宿,代表著個人與家鄉之間的深厚情感紐帶。母家一詞多用于描述一個人對故鄉的思念和依戀之情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在日常生活和文學作品中,母家常常用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、回憶和思考。它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離開故鄉后的思鄉之情,也可以用來表達對自己家鄉的熱愛和自豪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母家一詞最早出現在《左傳·僖公十四年》中,原文是“母家之邑”,意為“祖籍之地”。后來,這個詞逐漸演變為指代一個人的出生地或祖籍所在地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母家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,其中“母”是名詞,表示母親;“家”是名詞,表示住所或家庭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離開了母家,遠赴他鄉謀生。
2. 盡管他在外地工作多年,但他的心始終留在了母家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與“故鄉”、“出生地”和“祖籍”等詞語進行聯想,來幫助記憶“母家”的基本含義和用法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故鄉和家鄉的重視和思考,以及與之相關的成語和詩詞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7-12歲):我很想念我的母家,想回去看看爺爺奶奶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盡管我在外地上學,但我對我的母家充滿了熱愛和自豪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我立志要為我的母家爭光,將來回去為家鄉做貢獻。
4. 大學生(19-22歲):離開母家后,我更加珍惜家鄉的一草一木,希望能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