蒿室
成語(Idiom):蒿室
發音(Pronunciation):hāo shì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貧苦的住所或簡陋的屋舍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蒿室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,蒿指一種野生植物,室指房屋。蒿室原本是指用蒿草搭建的簡陋住所,象征著貧窮和簡樸。引申為指貧苦的住所或簡陋的屋舍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蒿室一詞常用于形容貧窮、簡陋的居住環境。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住所條件差,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地區的居住環境貧困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蒿室一詞最早出現在《后漢書·董仲舒傳》中。據傳,蒿室最早是指董仲舒的住所,他在蒿室中苦讀經書,勤奮學習,最終成為一位著名的學者和政治家。因此,蒿室也成為了一種象征,代表了勤奮和努力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蒿室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,沒有特定的結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家只有一個蒿室,生活條件非常艱苦。
2. 雖然他住在簡陋的蒿室里,但他一直在努力學習,最終考上了大學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蒿室與貧窮、簡陋的居住環境聯系起來進行記憶。可以想象自己住在一個蒿室中,感受其中的貧困和簡樸,加深對成語含義的理解和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了解其他與貧窮、簡陋相關的成語,如"破屋"、"破巢"等,進一步豐富對這類成語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姥姥家住在一個蒿室里,但是姥姥每天都會給我做好吃的。
2. 初中生:雖然他家住在蒿室里,但他依然堅持努力學習,最終考上了重點高中。
3. 高中生:在這個城市里,還有很多人住在蒿室里,我們應該為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做些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