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樸
成語(Idiom):粗樸
發音(Pronunciation):cū pǔ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粗糙而樸實,不加修飾或裝飾的樣子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粗樸形容事物簡單、樸實,不經過繁瑣的加工或修飾,保持原始的狀態。它強調了事物的真實和自然,不追求華麗的外表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、藝術風格或風格等。也可以用于形容自然景觀、建筑風格等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凡人之粗樸者,無能翦翦者也。”這句話意思是人的粗樸是指沒有修飾的樣子,沒有修飾的人是沒有能力的人。后來,這個詞語就被引申為形容事物簡單、樸實的意思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形容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繪畫作品粗樸而真實,給人一種質樸的感覺。
2. 這座建筑的風格粗樸大氣,符合了自然美的原則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將“粗樸”兩個字分開記憶,粗指物體表面不光滑,樸指原始、不繁瑣。可以通過與“粗糙而樸實”的意思聯系起來,幫助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學習相關成語,如“粗制濫造”、“樸實無華”等,擴大詞匯量,豐富語言表達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這個畫家的畫很粗樸,但是卻很有感覺。
2. 初中生:我喜歡這種粗樸的音樂,聽起來很舒服。
3. 高中生:這幅畫的風格非常粗樸,給人一種原始的感覺。
4. 大學生:這家咖啡店的裝修很粗樸,給人一種自然的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