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色
基本解釋
少年的氣色。喻生氣或豪情。 唐 孟郊 《殺氣不在邊》詩:“萬物無少色,兆人皆老憂。” 宋 陳師道 《和黃充實春盡游南山》詩:“逐勝缺勇功,餞春無少色。”
成語(Idiom):少色
發(fā)音(Pronunciation):shǎo sè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人品高尚,不沾染世俗風(fēng)塵。
詳細(xì)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少色一詞出自《左傳·襄公二十四年》。色,意指塵世的紛擾和俗世的欲望。少色表示少有世俗的欲望和紛擾,指人品高尚,不為外界的誘惑所動搖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,不受外界的誘惑所動搖。也可以用來勸勉他人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高尚品德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左傳》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史書,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四年》中有一段記載,襄公問孔子:“吾聞君子少欲,何謂也?”孔子回答:“君子少色,少欲。”這段對話成為了“少色”這個成語的來源。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名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一直保持著少色的品德,從不為名利所動。
2. 這個年輕人很少色,對金錢沒有太大的追求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少色”與“少欲”相聯(lián)想,因為兩者的意思相近。同時,可以用“色彩”這個詞來幫助記憶,少色可以理解為少有世俗的色彩,即品德高尚。
延伸學(xué)習(xí)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了解更多關(guān)于孔子的思想和道德觀念,以及其他與品德高尚相關(guān)的成語,如“高風(fēng)亮節(jié)”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(xué)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(xué)生:他是一個很少色的人,從來不欺負(fù)別人。
2. 初中生:我希望自己能夠少色,不受外界的誘惑。
3. 高中生: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,能夠保持少色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(zhì)。
4. 大學(xué)生:作為大學(xué)生,我們應(yīng)該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(zhì),做一個少色的人。